半个世纪的回眸

发布日期:2023-11-16 浏览量:


2023年学校大门

说起学校的历史,还要从当年国家修建焦枝铁路谈起。焦枝铁路北起河南省焦作市,沿太行山南麓向西南方向跨沁河,经济源穿越王屋山,然后横跨黄河过邙山,在洛阳与陇海铁路交互,然后再从洛阳南下跨过伊河、洛河、沙河,沿着伏牛山东麓进入南阳盆地,在邓县的魏集站进入湖北后经荆门、当阳、宜昌,直达长江南岸宜都枝城。进入湖北后与襄渝铁路、汉丹铁路对接,成为出入四川、重庆的交通要道,工程代号4001。1969年11月,焦枝铁路全线开工建设,1970年7月全线建成通车,创造了我国铁路修建史上的奇迹。

其中河南省占450公里,当时河南段共投入60余万人参与焦枝铁路的修建,其中安阳、新乡、洛阳、开封、许昌、商丘、平顶山、周口、南阳各地组建4个民兵师,71个民兵团参与建设,我校的前身,交通部电务工程总队6502勘测设计队,就是当年参加修建焦枝铁路建设的一支铁路电务专业队伍。

时任电务工程总队党委书记的老红军黎辉宝同志提议,在洛阳创建一所旨在为全路电务专业培养人才的学校,学校地址就设在参加修建焦枝铁路的电务工程总队6502勘测设计队所在的位置——洛阳市瀍河区熙春西路6号,也就是学校的老校区。1973年,经当时的洛阳市革命委员会批准,学校正式成立,全名为:交通部电务工程总队洛阳铁路电务技工学校,简称“电总技校”。于当年10月招生,学生分别来自洛阳、郑州,计划招生100人,实招99人,我荣幸的成为其中一员。 


1979年学校大门

当年学校的校舍十分简陋,大门即是老校区的后门,那是一条长长的胡同,两边都是围墙,只在中间有一个油毡场开了一扇门,胡同出去就是夹马营路。从大门进来,首先是车库,记得当时学校有两部车。车库对面是一个有两个篮球场的操场,再往南是七栋东西长的平房,房子是干打垒建造。所谓干打垒就是用土活成泥,打成300毫米见方的砖模样晒干,然后用来砌墙盖成的房屋。这种房子冬暖夏凉,倒也舒服,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宿舍和部分教师宿舍,其中第三栋是老师办公室和电工通信信号实验室。操场的东边是一大片菜地,菜地中种了很多梨树,梨树的品种很好,果实很甜。菜地的北边是猪圈,养了几头猪,期末师生会餐就是杀我们自己养的猪。菜园的西南角有一个发电房,里面放置了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,那时经常停电,每当停电时,司机刘湘春师傅就会及时启动发电机发电,以保证师生的学习生活需要(这个菜园在八十年代末期改建为学校的第一个有跑道的操场,整个改建工作是由全体教职工利用暑假完成的,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假修建操场突击队,从始至终完成了任务。顺便说一下,当时教职工参加劳动完全是义务的,没有报酬,不过因为暑假期间天气炎热,又是休息时间,学校给参加突击队的每位同志每天补助5元钱)。菜园的南边是两间大教室,当时我们只有两个班,即信号751班和通信752班。信号班的班主任是徐俊杰老师,通信班的班主任是边振锋老师,后由朱兴华老师担任,朱老师后任我校校长。教室的南边是餐厅兼礼堂,吃饭开会都在此,再向南是一排平房,是学校的中枢机关,校办、人事、团委、财务等部门均在此办公。再往南就是荒地了,有一些废旧的电缆盘堆放在那里,然后就是后门,也就是后来学校的大门了。


1978年学校大门

当年学校的第一座四层楼,也就是后来的男生宿舍楼,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建设,从挖地基开始,到筛石灰、打基础、搬砖,除了砌墙这种技术工没有干以外,所有的力气活我们全都干了一遍。这座楼建成后,一楼是机关办公室和单身职工宿舍,二楼是女生宿舍,三楼四楼是男生宿舍,基本满足了学校教学生活的需要。

从修建一座楼开始,到以后的修建操场,以至于学校很多的大小型活动,全校教职工都全身心的积极参与进去,他们不计报酬,不畏辛苦,积极工作,为学校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,这就是奉献!是几代电校人无私的奉献!这也是现在学校经常提起的搬家精神的基础和延续。


老校区办公楼

老校区校园环境

当时学校的领导班子是“三驾马车”,支部书记逯彦章,副校长杨正环,支部委员何永宁,逯、杨、何三位如今都已驾鹤西去。我们的第一位教务长是严秀聪老师,被人称为“移频之父“,(移频自动闭塞是铁路信号的专业术语),据说他曾在日本学习,回国后是铁道信号移频自动闭塞的专业带头人,他夫人是校医务室的吕大夫。当时学校的老师都很有实力,他们来自于设计队和工程队,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,且又是刚刚转到教学岗位,他们精心备课,耐心讲授,让我们受益匪浅。通信的赵光初、丁亮安、李学春、李勤法、沈寿亭老师,信号的阮振铎、季恩宁、陈其昌、崔政久、陈张明老师,他们都是通信信号专业技术的带头人,专业经验特别是现场施工经验十分丰富。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,才为我们奠定了投身铁路建设及其他工作的坚实基础。

学校的行政工勤人员也不是等闲之辈。司机刘湘春师傅,曾在国共和谈军调小组为叶帅开过车,司机马清泉师傅参加过抗美援朝,管后勤的刘松云师傅写的一手好字,当年洛阳铁路电务技工学校的校牌就是他所写。我们还记得食堂的肖师傅,胖胖的身材,满脸带笑,带一顶高高的厨师白帽子,他经常说:要让孩子们吃好!他烧的一手好菜,学校的大会餐都是他主勺。他带出的徒弟王妙香,在后来的日子里,一直是学校食堂的顶梁柱。      

我们当时在校上学的学费、书本费以及每月的生活费13.5元,这些钱全部由国家承担,其中生活费中的1元钱作为个人的零花钱,用来购买生活用品。刚入学时,到食堂吃饭,是以班级中的小组为单位,每组十人,一张桌子,由组长或副组长负责将大盆里饭菜分到每个人的碗中,后来才改成个人到食堂窗口打饭。      

第一学期结束时,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大聚餐,首先是师生表演节目,学校老师几乎人人登台,我记得阮振铎、李连宝老师表演了歌曲:“真像一对亲兄弟”,孙佩智老师、杨润秋老师、校医吕大夫合唱了一首歌,连平时不苟言笑的陈张明老师也用上海话演唱了一首“蝶恋花.答李淑一”。节目演出完毕,全校师生大会餐,气氛融洽,其乐融融。师生会餐这种形式持续了几年。

当时我们是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入校学习的,那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,说我们经过农村广阔天地的锻炼,是揣着一颗红心,拿着红口袋来收获知识的,不但要学习,还肩负着“上、管、改”(即上学校,管理学校,改造学校)的任务!当然,这是那个年代的口号,现在回忆起来,笑中恐怕还有些苦涩。不过经历过上山下乡,又是从众多知青中选拔而出,我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刻苦学习,挑灯夜读的场面处处可见。


老校区实训场地

学生实训场景

学校一开始的教学定位就是重点放在动手能力方面,由于我们的老师都是从现场过来的,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是行家里手,因此在教授我们动手能力方面得心应手。我们入学后用的数学教材是兰州铁道学院的教材,电工基础是学校自编教材。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兰州铁道学院的大学生几乎一样,而我们通过老师教学及后来到现场实习学到的东西,比他们要多的多。可以这样说,比起与我们同期入校的大学生,我们毫不逊色。

我记得当时筹建信号实验室,洛阳铁路分局工务段、电务段支援了学校信号机、电缆、钢轨等,钢轨是在洛阳西站存放,陈张明老师率领我们信号班的数十名同学乘坐轨道车来到洛阳西站,然后硬是用扁担、绳索把几根钢轨抬上了轨道车,最后乘轨道车到了洛阳东站的铁路材料厂,从材料厂又用架子车将钢轨拉回了学校。我们还参与了实验室的继电器焊线、调试等工作。学校信号实验室开通的那天,陈其昌、陈张明、阮振铎、王德发等老师从白天忙到深夜,我们的宿舍就在信号实验室的旁边,经常伴着老师们的工作声音入睡,深受感动。

1974年的下半年,通信、信号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到徐州、蚌埠两地实习,时间有半年之久,被学校称之为时间最长的实习。尽管时间较长,但在实习现场的确学到了很多技能。我是学信号专业的,当时在徐州八里沟站场实习,我们从当年的8月份开始实习,直到年底才结束。实习内容从挖电缆沟开始,放电缆、摇电缆号,到箱盒配线,到室内焊接继电器,一直到整个站场信号的开通,去时是炎炎夏天,回校时已是寒冬腊月了,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们的意志,但在施工现场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很多知识。通信班的同学也亦如此,1975年的上半年,通信班的同学到北京南口机车车辆厂实习了一段时间。这些宝贵的现场实习经历,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校内学不到的实践知识,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,以至于参加工作后立刻就能上手应对,很短一段时间,很多同学都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。  

1975年7月,我们正式从学校毕业。当年分配的地方有北京通号设计处、北京工程段、电气化处、电务工程总队郑州四队等,因为建校不到两年,还有14位同学留校充实了教职工队伍。毕业的同学也没有辜负学校对他们的期望,他们奋发努力,为祖国的铁路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,在后来的工作中都挑起了大梁。

2022年落成的实训场地——洛铁站

 

教师带领学生实训

半个世纪过去了,学校现已建校五十年,学校培养了数万毕业生,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奋战在祖国的铁路建设行业,成为铁路建设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,全路瞩目,有口皆碑。有人说我们学校是铁路电务系统的“黄埔军校”,那我们就是当年的“黄埔一期”。1978年学校改中专后,我们的学弟学妹乘着学历的东风,在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,很多都成为了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。      

随着时代的发展,2014年学校迁入洛阳伊滨新校区,占地312亩,校园面积大了,硬件设施也好了,在册学生已达上万人,发展得越来越好了。但割舍不下的依然还有老校区那一排排干打垒的平房,两间教室,不大的操场和那一片郁郁葱葱的菜园。最老的记忆,就是我们在后门(当时是大门)小路上亲手所栽的梧桐树,枝繁叶茂,随风摇曳,仿佛在呼唤着昔日的主人能再次回来给它们浇水施肥……


 

 

 

新校区风景

我是首届毕业生,1975年毕业留校, 在学校工作了整整一辈子,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学校度过的,学校培养了我、教育了我,给我了立足社会为国家效力的能力和信心,我对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和留恋,这是树叶对根的思念,也是锁在一生记忆中的基因密码,挥之不去,魂牵梦萦。记得2013年5月17号上午,学校与洛阳正骨医院正式签订土地转让协议,作为领导班子成员,我参加了这个仪式,当时我的眼眶湿润,百感交集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一方面希望学校越办越好,另一方面恋恋不舍我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学校,从1973年入校学到2013年正式退休,整整四十年啊!从青春年少到年愈花甲;从普通学生到学校的管理者,亲自参加了学校的各项建设;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发展壮大,风风雨雨,甜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,这种心情,恐怕只有当年这些亲历学校的建设者能够体会吧!      

 岁月如梭,弹指间几十载已去,昔日风华正茂我们,如今已两鬓斑白,大部分同学已步入古稀之年,半个世纪后的今天,我们重温当年的学生年代,让人兴奋和自豪!兴奋的是我们仍有一颗年轻的心,自豪的是我们还保存着一份至纯的学校、同学之情。此情此景,怎能不叫人心潮起伏,感慨万千!斗转星移,年华流逝,这个自然规律,谁也无法抗拒。可是除了这个生理上的无法抗拒之外,还有一条心理上的无法抗拒,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,思乡怀旧的思绪也就随之增长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,越是老了,就越是怀念年轻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种情景,这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,也是自然规律。这正是:一路风雨奔天涯,肩挑日月失年华,历尽人间艰辛事,蓦然回首已白发。    

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,是万里征程的起点,远在异地他乡,母校是我们心灵的家园,无论身在何处,我们的心都与母校相连,我们的情都与昔日师长同窗相牵。正值学校五十周年华诞之际,衷心祝愿学校越办越好,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。

 

郭建民2023年10月于上海

作者简介:郭建民,男,1973年10月入学,1975年8月毕业留校,先后在学校实习工厂、教务科、校办工作,1995年任学校副校长至2013年退休。